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7)闽0122民初5005号

裁判日期: 2000-07-28

公开日期: 2018-02-01

案件名称

林某与黄某、周某买卖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连江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连江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林某,黄某,周某,连江县蓼沿乡大沦村民委员会

案由

买卖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一条

全文

福建省连江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7)闽0122民初5005号原告林某,男,一九六九年四月六日出生,汉族,连江县人,住本县。被告黄某,男,一九六三年十月��十三日出生,汉族,连江县人,住本县。被告周某,男,一九五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出生,汉族,连江县人,住址同上。被告连江县蓼沿乡大沦村民委员会。法定代表人黄某,主任。原告林某与被告黄某、周某和蓼沿乡大沦村买卖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被告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林某诉称,请求判令被告黄某、周某归还水泥款人民币三万四千七百元及利息,并提供一份一九九九年二月十五日的欠据原件证据和一份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复印件。被告黄某、周某辩称,一九九八年底,事因我村决定铺设村内公路,由村委员会主任黄某经手出面与原告联系赊购水泥事宜,原告也明知我村购买水泥是用于铺设村内公路,并陆续将水泥运至我村,一九九九年二月十五日在原告家中双方经结算,我村欠原告水泥款人民币三万六千七百元,当时由我们二人在欠据上签注经手人,以示证明。后我村又归还原告水泥款人民币二千元,现尚欠余款人民币三万四千七百元为还。被告黄某、周某向本院提供的证据有:1、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2、蓼沿乡大沦村证明二份;3、领款单三张(复印件);4、欠据。本院依法追究的被告蓼沿乡大沦村民委员会辩称,欠原告水泥款人民币三万四千七百元属实,但此款确系本村铺设村内公路时由原告赊购水泥所致。现村经济困难,要求延期还款。被告蓼沿乡大沦村民委员会未提供证据。审理中本院依职权收集的证据有:1、大沦村党支部书记黄智章的询问笔录;2、大沦村出纳郑康鸿的询问笔录。根据原、被告提供的证据和法庭收集的证据,经庭审举证、质证、认证、可以认定如下主要事实:原告林某在丹阳镇经营水泥店。一九九八年十二月间,本县蓼沿乡大沦村决定在村内铺设水泥路,由村委会主任黄某经手出面与原告联系赊购水泥事宜。截至一九九九年一月份,原告陆续将“闽燕”牌水泥134吨运到水沦村,该村于一九九九年二月四日付给原告之父林增述水泥款人民币六千元。同月十五日,大沦村又付给原告水泥款人民币六千元。同月十五日,大沦村又付给原告水泥款人民币一万元(收据上时间误写为二月十四日),并在原告家中双方经结算,每吨水泥单价为人民币三百九十三元三角,总计水泥款人民币五万二千七百元,除已付款人民币一万六千元外,当时由被告黄某和大沦村会计周某在欠据上签注经手人,并约定月息2.1%,于同年四月三十日还清欠款本息。嗣后,原告曾多次向被告黄某讨款,大沦村只于一九九九年十月十六日又归还原告水泥款二千元,余款人民币三万四千七百元至今未还,引起纠纷。原告于二000年四月诉至本院。庭审中,原告林某与被告黄某、周某对所欠水泥款由谁负责归还存在争议。双方所提供的证据看,被告黄某、周某分别系大沦村委会主任和会计,该村决定铺设村内水泥路,由被告黄某经手出面与原告联系赊购水泥事宜。嗣后,原告陆续将水泥运���大沦村铺设村内水泥路,并先后用领款单收该村现金人民币一万八千元。被告黄某、周某于一九九九年二月十五日在原告家中结算时在欠据上签注时经手人,并非欠款人,而欠款人时大沦村委会这一事实原告是应当知道的。综上所述,本院认为,被告大沦村委会因铺设村内水泥路赊欠原告向林某水泥款人民币三万四千七百元及补偿利息,立有欠据为凭,事实清楚,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应当归还。但原约定利率偏高,应予变更。原告的诉讼主张合理部分予以采纳。被告黄某、周某不负责偿还责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判决如下:1被告大沦村委会欠原告林某水泥款人民币三万四千七百元及利息(利息按日���分之四计算,时间由一九九九年二月十五日起至债务履行完毕止),应在本判决生效十日内还清。2驳回原告林某的其他诉讼请求。3本案诉讼法人民币二千元,原告负担人民币四百元,被告大沦村委会负担人民币一千六百元。4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刘永胜人民陪审员 :郑宇刚人民陪审员 :谢碧云二〇〇〇年七月二十八日书 记 员 : 柳 强 微信公众号“”